顯示具有 魚魚自然筆記-昆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魚魚自然筆記-昆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自然觀察】一年一度的天降口糧


下午上完課後,要趕到富陽參加夜觀時,
天空下著好大雨,心中不斷掙扎著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最終心中那一絲絲愛玩的心戰勝了回家睡覺的衝動!

五點半抵達富陽公園的集合點(6:30集合),
這時雨勢漸漸的從好大雨變成了滴滴答答,有了停歇之意,
時間還太早還沒有人到,
於是躲在廁所前的屋簷下無聊的開始數雨滴。

數著數著石頭上怎麼彷彿有東西跳來跳去,
抬起昏昏欲睡的頭,定睛一看,
前頭石頭路上,不知道甚麼時候,
居然低飛著好多好多白蟻,
而在當中跳來跳去的居然是澤蛙,
好多好多澤蛙在蟻群中捕食。




頭一次看到這麼多青蛙一起吃晚餐,
旁邊草堆竄出一隻攀蜥一樣開心地吃起大餐。


木橋中間一隻螳螂正虎視眈眈的盯著停落在前方的白蟻。



成群的白蟻在潮濕的空氣中正經歷著一場驚滔駭浪,
虎口餘生下來的白蟻,隨著翅膀脫落後,
逐漸隱入地下不知所蹤!
一場20分鐘的「驚悚自然秀」隨之悄悄落幕!

PS後記:
今天在圖書館借了本徐仁修老師的「自然四季」,
才驚然發現,這場【飛蟻大餐】居然是飛蟻一年一度的結婚大典,
成千上萬的白蟻同時羽化出土,是為延續後代,同時也成為周遭生物的天賜口糧!
猛然想起小時候居住的日式老屋,每年總有那麼一天家裡會有成群的白蟻飛舞,
那時總覺得打都打不完好可怕,現在才發覺他們原來很悲壯也很悲情!
大自然所編導的大戲,
有熱鬧歡騰的、有血腥獵殺、有飽食歡快,在這強降雨之後的傍晚真實的上映著!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萌萌物【蠟蟬 若蟲】



本以為是一朵飄落的美麗小小花,
但這花.....卻在無風中緩慢的向上移動著,
於是認真地看了看 看了一次  看一次,
終於看出來是一隻屁股開著花的小小蟲!
這是多年前 第一次與【蠟蟬若蟲的相遇!
第一次的相遇就直接被萌到了!
所以後來 只要有機會做自然觀察,
都會細細地在枝葉嫩芽上尋找他的身影!



也許來的地方對了 也許來的月份對了!
這次在烏來的「信賢步道」發現了好幾種不同的蠟蟬寶寶!

這隻廣赤蠟蟬寶寶,超像頂著一把義大利麵的!




這隻有點像魷魚絲呢!




大部分蠟蟬若蟲尾部都會有棉絮狀的蠟質物質,
可以像「孔雀開屏」般開合。
當牠棲息在葉片上時,會將棉絮狀蠟質物張開覆蓋住身體,
外觀看起來像棉絮,也像掉落的小小花,
藉此隱匿自己,避免被捕食。




黑黑靜靜的深夜,
我最愛的這隻,
跳著芭蕾舞步,
隆重登場囉!










有被他萌到了嗎?
下次漫步草叢間,
也可以試著睜大眼尋找一下他的身影喔!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一切都是因為春天

前兩天一陣春雨涼颼颼的過後,
天氣馬上回暖到換上短袖衫,
真應了「春天後母心」這句俗諺!

趁著假日上山走走,
路邊高大的橡皮樹,擋住了一半的陽光,
讓炙熱的溫度清涼了不只一點點,
微微的風帶著花香、草香迴旋在小徑中。

憑著去年的印象,再次造訪「黑點捲葉象鼻蟲」。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牠們的繁殖期,
果然很容易的在葉間發現了牠們的蹤影!
























「象鼻蟲」全世界已知種類多達六萬多種,
是昆蟲中種類最多的一群。
「黑點捲葉象鼻蟲」,聽到【捲葉】二字,就知道他會把葉子捲起來,以保護他的小寶寶。



在觀察的半個鐘頭中,
看到雌蟲背著雄蟲辛苦努力捲著葉子,
為未來的孩子準備著育嬰房(卵繭),
雖說在過程當中,不斷的有雄蟲來搶親,
嗯!女生還是挺有行情的說,稍稍彌補了一些不滿,
不過還是真心覺得好不公平喔!
哈哈哈





延伸閱讀  黑點捲葉象鼻蟲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相遇就是有緣 星天牛

天上沒有雲,也沒有風
火熱的太陽毫不客氣的炙烤著大地。
還好路邊一排行道樹,綠葉成蔭,
為我擋下了一些酷熱,
走在窄窄的樹蔭下,
還是感受的到一波波熱浪襲來!

遠處,
濃綠的樹葉,忽然向下彈跳了一下,
有嬌客和我一樣,來避日頭了嗎?
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超大的星天牛!

#星天牛
星天牛在公園、校園中都很常見。
在牠們的頭部下方,長著一副削木如泥的鋒利大顎,
別看牠長得很兇惡的樣子,牠可是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喔!




























前兩天在youtube看了部短影片[KITKAT]Life is...

其中最後禪師說的一段話話,很讓我深思了良久!

「人一輩子在人生道路上總共會遇到多少個人?
 據說有三萬人,能親密交談的是其中的三百人,
 能稱為朋友的大概三十人左右
 能稱為好朋友或戀人的其中又有幾人呢?
 人生中的邂逅,其實就是如此寶貴」

「如果一定要分出黑與白,心就會浮燥不安。
 可以試試把兩個都忘了,專注於眼前的事,
 生與死
 貧與富
 喜歡和討厭
 好與壞
 放棄二次元式的思維方式,
 學習禪的真意『兩忘』

認真的想了想,是啊!
有時我們都太執著在天枰的一邊了,
人相逢即是有緣,學習兩忘,活在當下,
那人生不就會是日日是好日了嗎,
就像活在阿彌佛陀說的「極樂世界」了吧!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草蛉的「卵」



草蛉的卵,據說與佛教經典中記載的植物「優曇華」相似,
優曇華,三千年才開花一次,所以如果有幸看到,那可是「祥瑞之兆」呢!

上次在富陽第一次碰到蚜獅(草蛉的幼蟲),

回來在網路查找資料時,看到牠的照片,那時就覺得這「卵」真是漂亮!

今天的運氣可是真正的好呢!
在山路邊的雜草中,一枝枯樹枝上,整齊的站著一排「草蛉的卵」
把卵頂在絲線般的卵柄上,真是太神奇囉!
這種神乎其技的技術,可以媲美馬戲團的雜耍班頂盤子囉!


【延伸閱讀】很威的名字~蚜獅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台灣花螳螂-若蟲】



在一片葉片上發現的,
是甚麼昆蟲?
抱著的是甚麼寶貝?
好美的顏色,好像一粒琥珀喔!

回來後又翻書,又上網查找、詢問。
終於知道囉!
【台灣花螳螂-若蟲】

原本以為他抱著的是美麗琥珀,
真相是「他的大腳」,也差太多囉!
不過這個顏色的大腳也太漂亮了吧!



【台灣花螳螂】

若蟲
通體黑色的個體,擬態螞蟻,胸部比腹部長,
革質狀肌裡,身體表面沒有一般昆蟲具有的感覺茸毛,
若蟲跟成蟲形貌差很大,常見葉面或地上爬行,隱密性高。

不同齡期或不同環境下的若蟲體色會各異。
若蟲蛻皮約7次後羽化成蟲,各齡期體色由黑、褐色漸漸變成綠色,具翅芽,融入環境中保護色佳。                                                                                                                                                                                                                                                      〈資料來源-嘎嘎昆蟲網〉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黑點捲葉象鼻蟲

葉片無風自動,不禁讓我停下腳步再多看二眼,
驚訝的發現,原來是一隻「黑點捲葉象鼻蟲」正在努力地捲著葉子!

這片葉子比象鼻蟲大了不只好幾百倍呢,

象鼻蟲先沿著左邊葉緣大力的二邊壓,有點像我們再用釘書機的感覺,
折完了左邊,再到右邊葉緣再折一次。





兩邊都折過後,開始折葉尖,葉尖左右各拗了一次。
我其實不太懂牠為什麼要左右各折一次,
但是我覺得這部分是最有趣的!





有沒有覺得「黑點捲葉象鼻蟲」是一個天生的折紙專家呢!!!
象鼻蟲孜孜不倦的一直重複著同樣的順序,
不禁讓我肅然起敬了起來
天下父母心,為了保護小寶寶,象鼻蟲可真的非常非常的用心呢!

象鼻蟲媽媽努力了大約10幾分鐘後,忽然飛到另一片葉子上去約會了,

這讓我非常的驚訝,難道只是先試試葉子的柔軟度,還沒準備要生寶寶嗎?
真是讓人費解,有待後續持續觀察追蹤囉!



這個是旁邊已經折好了的樹葉捲!
應該也剛捲好沒有多久,還是青綠色的。

【黑點捲葉象鼻蟲】

象鼻蟲寶寶在樹葉卷中,從卵、幼蟲、蛹期都會在媽媽為牠們做好的葉子捲中渡過,

最後變為成蟲後,才咬破葉捲出來,算是相當安全的保護措施。
也難怪象鼻蟲媽媽,在做好樹葉卷後,就安心地離開,再也不去管牠了。
黑點捲葉象鼻蟲利用葉子捲成緊密的搖籃,把寶寶保護起來,
還真的是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的做法呢!

下次你在林間看到樹葉捲,也可以停下來仔細觀察一下喔,
說不定就能看到象鼻蟲媽媽正在努力地捲樹葉呢!!!




沒有帶腳架,用手機錄,手好痠喔!所以只錄了一小段囉!



【延伸閱讀】一切都是因為春天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毛毛細雨中的「大斑外班腿蝗」



今年真是多雨啊!
每天或大或小的雨,
是否讓你想到出門就卻步。
雖然聽到雨聲,我也是懶懶的,
不過還是很喜歡雨天來去自然觀察,
雨水洗淨了大地,帶走了塵埃,
讓一切都晶瑩剔透了起來!
在毛毛細雨下,
連一隻顏色暗暗的蝗蟲,都顯得分外的色彩鮮豔!
有朋友和我說「這些都是常常可以看到很普通的,沒有甚麼好照的」
但我卻覺得
牠是今天的驚喜今天的緣分,和昨天、前天、以前是不一樣的,
是值得把今天的喜悅和留戀記錄下來的!
所以雖然拍過了無數次,還是想拍下來!

在這初春毛毛細雨中的大斑外班腿蝗,
看起來很美吧!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偽裝者「尺蠖蟲」

為了躲避獵人的追殺,
昆蟲常常會把自己融入周圍的環境,
當發現「偽裝者」時,心情真是萬分雀躍!























路過!
葉面上的一枝枯枝引起我的注意,
真的是牠嗎?
善於偽裝枯枝的「尺蠖蟲」。

怕真的是一枝無意間掉落的枯枝,
隨手撿起了一根枯葉,撥了撥,
不小心勾到了他固定用的細絲線。


只見牠
落回了葉面
轉頭望向我,一臉無奈相
好像在說「你很無聊耶!有事嗎!」







哈!其實這邊才是正面滴。



我想他心裡應該是不斷地在滴咕「幹嘛打擾人家午睡,真是太不禮貌了」
接著牠調整了一下姿勢,
又變回了枯枝樣,
繼續睡去囉!

擬態的昆蟲有沒有很有趣呢!
最近學做gif檔
於是做了一段小小的動畫
自娛娛人囉!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土馬騌中的「蚜蟲」

斜坡樹根上長了小小的一片土馬騌,
連日的雨水,
土馬騌長出了小小的孢子囊,
迎著難得露出的午後冬陽
隨風招展著!

當我卑躬屈膝靜靜的欣賞那晶瑩透綠的美,
那跳動的鮮黃卻突然的闖入了視野,
帶動了那驚艷的心!

佛說「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多大?跟我們世界一樣大。
世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微塵裡頭有世界。

原來眞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很威的名字~蚜獅

在富陽的菇婆芋上
一片飄落的小碎花,在葉子上走來走去!
仔細側看,有毛毛的腳耶,
居然是一隻背著枯枝爛葉的昆蟲!

回來上網詢問、查詢,原來牠是草蛉的幼蟲「蚜獅」。

























「蚜獅」~ 一聽名字就很威!

可以被稱為「獅」,就知道他不是吃素的!
蚜獅專門獵食小型昆蟲,
有專門用來獵食的鉗狀口器,是為昆蟲界的猛獸,
常以蚜蟲等小昆蟲為食,
因此俗稱「蚜獅」。

仔細觀察蚜獅」背上的雜物,
好像有乾掉的蟲(戰利品)、樹枝、碎葉,
原來這是蚜獅的偽裝。
小小的蚜獅,背著一大陀,不知會不會很累,會不會加重覓食的負擔啊!

蚜獅將鉗狀口器刺入獵物體內,將獵物體液吸盡,然後把吸乾的獵物放在背上作為偽裝。突然想到獵人常常把捕獵到的獵物掛在牆上,蚜師把獵物吸乾背在背上,難道是異曲同工在炫耀喔!(恍然大悟中)


小時候的「蚜獅」是異常凶悍的肉食性,
有部份草蛉長大後改以花蜜、花粉為食,崇尚素食,且身體纖弱不擅飛行。
怎麼會差這麼多呢!


背著重重的偽裝,看似無害,卻是凶悍的殺手,
食量大,行動迅速、捕食能力強,是農夫的好朋友呢!
下次在野外看到牠,
可要再好好的仔細觀察一下這「獅」級的殺手囉!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椿象椿象何其多

椿象科屬半翅目,乃半翅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單椿象科種類約有5000種。

椿象有的 真的長得好像喔!
盯著圖鑑看半天,還是覺得好難分喔!























爬到葉片上的姬大星椿象伸出長長的口器正在吸取植物的液汁。

椿象雖然也有有益於農業的益蟲,不過大多數都是農業的害蟲會給農業帶來危害。


【姬大星椿象】
體長1114mm。本種近似大星椿象,除了體型較小外,本種黑色斑紋較不發達,
且體背和上翅革質部分有較明顯的細刻點。主要特徵是胸部後方倒三角形與上翅膜質部位為褐色。                                                                                                                                                                                                             (資料來源 石門國小昆蟲網)

在另一片葉片上發現另一隻椿象,原本以為一樣是姬大星椿象,
沒想到是    「大星椿象」!
























有沒有覺得他比較黑!
也比較大隻!
我覺得很像鐵甲武士!

【大星椿象】
體長15 - 19 mm,頭部及前胸背板褐色,前翅革質部分有兩枚圓形的大黑斑,小盾板黑色,上翅膜質黑褐色,各腳黑色。外觀近似姬大星椿象,但後前翅膜質部位褐色,前翅革質的端部尚有一枚很小的黑斑,與膜質翅相連。                                                                                          (資料來源 嘎嘎昆蟲網)



真的長得很像,對吧!
一個較白,一個就曬得比較黑 昧!
取的名字還就差一個字,
所以下次見到,就統一叫「椿象」就一定不會錯的囉!!!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站在葉片上打招呼的【微腳蠅】

初見站在葉片上的「微腳蠅」,
是被他的白手套所吸引,
原本以為那是觸角,
仔細觀察才發現那是前肢。
站在葉片上,
舉著帶著白手套的前肢,
不時的搓搓手,
姿態真像在點頭哈腰打招呼呢!























瘦瘦的身材像蚊仔,不像蒼蠅。
暗紅色的複眼,很像機甲戰士,
很酷喔!!!























【微腳蠅 】    俗稱長腳虻

體長9mm,體形細長,觸角短,基節近處為黃色,胸部黑色,各腳腿節具黑、
褐色相間的斑紋,各腳跗節為白色。
常將前足前舉,模仿某種觸角前端白色的姬蜂,姿態逼真十分有趣。
生活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常於菇婆芋葉面活動,分布普遍,全年可見。
                                                                                                         (資料來源 嘎嘎昆蟲網 )